通知公告

2024年呼创赛 — 科创赛道决赛回顾

2025-03-20 15:47 阅读次数:397

 

科创组一等奖

 

项目名称:突破递送瓶颈:常温稳定的mRNA递送系统    
单位名称:嘉晨西海(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嘉晨西海是一家快速发展的创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mRNA的生物疗法和疫苗。公司拥有一系列RNA载体、阳离子脂质及底层递送系统专利,突破国外专利壁垒,解决mRNA疫苗需超低温保存的世界难题,实现产品2-8℃长期保存及肝外多脏器靶向递送,极大地拓宽了mRNA技术的使用场景。依托创始人及团队多年在生产工艺开发方面的丰富积累,嘉晨西海已实现从序列设计到产品灌装的全流程“in-house”规模化生产及放行,具备年产超千万剂传染病疫苗的能力,实现中国生产供应全球。公司管线覆盖肿瘤治疗、传染病、罕见病和医学美容等多个领域,已获得中美两国5个适应症上的7个IND批件。公司拥有全球首款基于自复制srRNA的细胞因子实体瘤治疗产品JCXH-211、国内首款mRNA流感疫苗JCXH-107、全球首款基于自复制srRNA的带状疱疹疫苗JCXH-105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产品。

 

项目名称:新一代基因修饰动物快速制备技术    
单位名称:广州明迅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简介:明迅生物主要围的核心技术是前全球领先的绕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是世界上制备精准基因编辑模式小鼠最快的技术,可以快速、高质量制备各种人源化小鼠,及人类遗传疾病小鼠模型。明迅生物专注于各类遗传修饰模式小鼠的快速、个性化定定制服务,明迅生物的新一代小鼠模型制备技术开发了具有行业颠覆性的新一代小鼠建模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解决了目前小鼠模型制备行业的技术痛点,达到缩短建模周期、快速定向定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高难度复杂模型的生产效率的目标,其造模周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优势,可短至2个月,提供纯合子模式小鼠。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创新药制药企业、疫苗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生命健康相关科研团队提供前沿、高端、迅捷、卓越的模式生物技术服务和模型资源。基因修饰小鼠是基因功能、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工作所必需,也是新靶点药物、疫苗研发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它的快速、高效制备在国内外都有巨大需求。四倍体补偿技术结合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及小鼠胚胎干细胞技术,可实现几乎任何目标基因位点的编辑,进行基因插入、基因敲除、点突变、人源化等操作,进而从干细胞直接批量制造出纯合子实验小鼠,绕开常规技术耗时的繁育步骤,节省了老鼠繁殖筛选所需要的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制备时间可缩短到2-4个月,且成功率高。

 

科创组二等奖


项目名称:高效治疗实体肿瘤的细胞治疗技术研发及应用    
单位名称:广州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国内已经10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随着CAR-T和TCR-T等细胞治疗技术迭代与产品获批,未来癌症患者将拥有更多的癌症治疗选择,细胞治疗产品也将占据肿瘤治疗市场的重要份额。CAR/TCR-T等细胞治疗已经在血液肿瘤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细胞免疫治疗的有效性,给部分血液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不可回避的是,细胞治疗产品在实体肿瘤中的疗效却非常低,主要受限于实体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障碍,且特异性靶点较少。实体肿瘤恶劣的微环境诱导T细胞快速耗竭,使其失去杀伤肿瘤的功能,无法产生治疗效果,这是目前细胞治疗实体肿瘤的重大技术瓶颈,极大的阻碍了细胞治疗产品的应用与发展。针对上述核心技术难题,周鹏辉博士领衔的项目团队,以20多年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研发与临床应用经验为基础,依托顶尖肿瘤医院的临床优势,进行原创技术研发,突破了多个实体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障碍,成功开发了高效的新型细胞治疗产品,包括TAL-T细胞治疗管线、Super TCR-T细胞治疗管线、全球首创的个体化多克隆TCR-T产品,本项目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进行了产品的梯度布局,且每款产品均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随着产品的陆续获批上市,将展现出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及销售增长点,商业前景良好。


项目名称: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类新药--潜在的best-in-class药物    
单位名称:广州市恒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HNC1058 是由广州市恒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自分泌运动因子(ATX)抑制剂,拟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与传统激酶抑制剂相比,ATX抑制剂抑制ATX活性的同时影响多条与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等相关的信号通路,而且与多个器官的纤维化发生紧密相关,是研究与开发新型纤维化疾病药物的重要靶标。为确证 HNC1058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初步探索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为首次人体试验提供真实、充分、可靠的研究数据支持,根据 HNC1058 的作用靶点及理化性质,严格按照非临床试验研究的相关指导原则,对 HNC1058 的药效、药代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HNC1058于2022年11月获得美国临床试验批准,2023年在美国启动Ⅰ期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 HNC1058 安全性良好,在临床前阶段体内外药效研究中不仅展现了强大的抑制ATX活性的能力,临床前 PK 研究HNC1058 显示出较高的肺组织分布,并且在改善肺纤维化、改善支气管和肺小动脉的损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预示着其作为First and Best-in-Class 药物的巨大潜力。此外,与尼达尼布具有潜在的协同/叠加效应,有望通过减少尼达尼布的剂量来降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HNC1058将凭借其独特的创新性和显著的疗效,有望在IPF治疗领域脱颖而出,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项目名称:外泌体助力核酸药物靶向性递送    
单位名称:苏州唯思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基于外泌体的药物开发行业是一个新兴且迅速发展的领域,主要涉及到外泌体的基础研究、开发和应用。2013年,细胞外泌体生成机制相关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让“外泌体”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角。天然外泌体来源广泛,由细胞分泌产生,携带包括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多种活性生物分子,可参与细胞间通讯、免疫应答、病毒感染、代谢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是一种机体自身发展出来的天然的分子递送系统。唯思尔康作为国内头部的外泌体创新药研发企业,在大规模外泌体分离纯化工业开发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生产纯化的外泌体在质量和产量上都达到了推进临床研究的水平,领先国内同类企业, 并能满足公司现阶段发展和承接外部服务的基本需求。唯思尔康围绕天然外泌体和工程外泌体展开探索,旨在通过深化外泌体生物学的研究,开发精准靶向药物递送的功能性递送平台。如何在外泌体上高效的装载货物,以及对靶细胞实现货物的功能性递送,是外泌体领域的主要技术瓶颈。本公司通过早期研发的不断积累、迭代,实现了瓶颈突破,建立了在本领域内的技术优势。例如,通过对外泌体蛋白组学的持续挖掘分析,筛选出一系列外泌体支架蛋白,适用于不同货物的外泌体高效装载;设计了不同性质的连接子,包括可断裂/不可断连接子,根据需求差异,条件性控制外泌体装载货物的构象及状态;基于对生物膜融合机制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以膜融合蛋白介导的外泌体货物释放技术路线。目前,本平台已经验证的外泌体功能性递送案例包括:通过外泌体功能性递送炎症通路调控蛋白,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通过外泌体功能性递送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控制靶基因表达的开关等。

 

科创组三等奖


项目名称:MEMS微型气相色谱仪及智能呼气诊断平台    
单位名称: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1、项目专注于MEMS微型气相色谱技术的研究,融合微机电(MEMS)、 微流控(Microfluidic)和人工智能(AI) 技术,首次实现了气相色谱仪核心组件MEMS芯片化,将传统实验室GC设备微型化,可以灵活部署到多种应用场景,可实现单次对人体呼吸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一百多种VOC分子进行精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突破小型色谱仪灵敏度低,大型实验室设备操作复杂、昂贵、无法在临床部署等缺陷,通过床旁呼气精准分析,实现无创、快速的疾病诊断与筛查。
2、项目融合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首个基于呼气组学分析的智能云平台,通过对大量呼气样本的全谱图超高灵敏分析和数据挖掘,获取和优化传统手段无法发现的超低浓度疾病标志物组合信息,为疾病的筛查提供快速、便捷、精准的筛查结果。
3、项目利用其颠覆性技术与产品将呼吸组学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与基因测序和活检检测等传统诊断方法相比,呼吸分析的成本大约低10倍,速度快20多倍,使中国对呼吸道等疾病的大规模早期筛查成为可能。

 

项目名称:创新型纳米抗体吸入制剂的研发和产业化    
单位名称:珠海瑞思普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不断增加的空气污染和生活方式变化使其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基于特色的纳米抗体技术发现平台,公司将以先进的干粉吸入给药技术为起点,从诱发哮喘的免疫反应源头切入,开发了靶向IL-5(RSN201)、IL-4Rα(RSN202)和 TSLP(RSN205)的纳米抗体吸入药物,从源头修正病因,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呼吸健康,给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具体包括抗 IL-5 纳米抗体药物、抗 IL-4Rα纳米抗体药物的研发,从而改善哮喘症状和控制。相比于 IgG 形式的抗体,公司研发的吸入型靶向 TSLP 纳米抗体对肺部 疾病更好的针对性,更能减少全身副作用。  这些纳米抗体药物具有针对性、高浓度、便捷性、快速作用、减少全身副作用、长期 控制和个体化治疗等优势。这些药物的使用有望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健康,减轻炎症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中重度哮喘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希望,并为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项目名称: HTPEP-001:一种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新型多肽    
单位名称:成都惠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成都惠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纤维化疾病的多肽类新药开发生物科技企业。公司已建立五条分别针对肺、肝、肾纤维化和实体肿瘤全球首创新药开发管线。公司是“美国胸科学会(ATS)”和“香港生物科技协会(HKBIO)”会员、曾荣获“毕马威中国第二届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和“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100家潜力企业”。(1)肺纤维化是一种临床需求巨大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数千万人口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手段十分紧缺,无论是上市药物或在研药物都缺乏足够的安全窗口,导致临床上的巨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若有较高安全窗口的抗纤维化药物会获得各方的青睐。 (2)HTPEP-001是惠泰公司开发的一款CD36模拟多肽类吸入制剂创新药。该药物是一款具有分子水平特异性药效作用的TGF-β激活抑制剂, 能够在病理条件下选择性阻断TGF-β的激活过程。HTPEP-001不仅能阻断,甚至逆转组织纤维化进程,在安全窗口指标上能达到 52.7倍的水平,大幅度超过国内外现有和在研药物。(3)HTPEP-001临床前数据多次被美国胸科学会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接收并在年会上公开展示,同时获得美国相关领域多位临床指南攥写人的高度评价。目前,用于肺纤维化治疗的吸入用HTPEP-001的临床一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项目名称:活细胞智能定量FRET显微成像分析仪
单位名称:师大瑞利光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21世纪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分子功能的研究是大健康产业中健康“医治”的基础,从认识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到了解疾病的产生、发展都需要研究分子功能。因此,分子功能检测仪器的发展与进步尤为重要。FRET技术通过在蛋白质分子上标记荧光分子,检测荧光来获得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常被用于核酸检测,免疫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分子功能研究。项目经历三代人21年的研发历程,发展了五大类国际领先的活细胞定量FRET检测与分析技术,发表SCI/EI论文170余篇,拥有10项国家发明专利。近6年在活细胞定量FRET成像领域科研成果居全球首位。  团队研发的智能定量FRET显微成像系统是全球首创基于FRET技术的分子功能实时动态成像与定量分析专业系统,该系统将为科研人员研究细胞信号传导机制和药物有效性评定及肿瘤增值机制等微观领域设计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和数据支撑。该产品定位于首家高端自主品牌智能定量FRET显微成像系统,填补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中活细胞分子结构与功能检测与分析产品的空白。

 

项目名称:管腔道OCT医疗影像系统    
单位名称:广州永士达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简介:永士达公司生产的呼吸道OCT医学影像设备是一款国家创新医械产品(批号:2015144),其配套使用的光纤扫描探头也获得了广东省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批文:2018002、2018003)。该产品突破OCT高清成像技术局限,比CT精准100倍(分辨率达到约10μm),比超声精准10倍,呼吸道OCT产品在推广中具有以下六种技术优势:1、无电离辐射,相比X射线、CT等在应用时会产生瞬时高强度的电离辐射,长期使用或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 OCT 使用的是近红外光,属于长波,接近可见光,没有电离辐射损害,患者可以重复多次检查。 2、超高的影像分辨率:成像清晰度高、图像易识别,分辨率达到约 10 微米,比 CT 高 100倍,比超声高 10 倍,可以为癌症等疾病的病理活检提供很好的辅助支持并清晰细致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3、无创:传统的诊断手段,如开胸手术、全身麻醉切除手术、支气管镜引导穿刺活检手术,属于侵入式诊疗,对病人造成创伤,越来越不受欢迎。OCT 与一些新近的技术(如 CT、支气管镜超声检查、窄带光谱内镜等)都属于基本无创的,但其它技术相对 OCT 则存在分辨率不足、景深有限等的问题。 4、实时:活体实时穿透成像,不像 CT 扫描之后需要等待冲片后判断。5、黏膜下成像:一般可达穿透组织下 2-3 毫米的深度,即便是深度钙化的非透明组织,受组织散射和吸收性质影响,其穿透深度仍可达 2 毫米。 6、三维成像:我司产品可将探头 360 度径向扫描所得图像,按时间轴展开,形成 3D 数据解构,方便医生对病变组织进行定量分析,对于判断不同侵入层次的组织病变有重要意义。

 

科创组优胜奖


项目名称: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双靶融合蛋白平台    
单位名称:乘典(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本项目主要进行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抗体与IL-21(CD-001)融合蛋白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目标产品主要是抗肿瘤药物融合蛋白的临床转化,以及基于该融合蛋白的其他疾病领域的开发。像PD-1/PD-L1抗体药一样,CD-001融合蛋白是潜在广谱抗肿瘤药。相比于PD-1抗体药,CD-001的肿瘤治疗效应极大提高,可以降低PD-1的耐药,而且由于增强记忆性抗肿瘤T细胞免疫,可以减少肿瘤复发,是新一代的PD-1抗体药物。由于其治疗效应提高,临床适应症也将随之增加,市场容量更大。

 

项目名称:病毒猎豹-“六边型”超快qPCR扩增仪    
单位名称:广州国家实验室

项目简介: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能够实现病毒核酸和蛋白的快速检测。广州国家实验室徐强课题组克服材料、工艺难题,将该技术利用于解决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检测、筛查和诊断,致力于开发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目前,该团队先后攻克PCR温控体系、样本耗材体系方面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快速PCR温控体系和耗材体系,大幅降低耗材成本,最终开发了5至10分钟超快速PCR扩增仪,同时耗材成本比国际同类产品下降了100倍,灵敏度和检测准确性高,具备样本量大、操作便捷等优势。对标美国生物检测公司15分钟完成耗材成本高达10至20美元的标准,此举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际一流超快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创新引领,让我国低成本、高效率的病毒检测成为现实。

 

项目名称:仁景生物--mRNA创新药物及疫苗平台
单位名称:    仁景(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公司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LNP递送平台,目前具有包括一万余种阳离子酯的酯库,包含多项全球专利阳离子酯,多种靶向不同器官、组织及细胞类型的阳离子酯、以及可重复给药,适合蛋白替代疗法的阳离子酯。拥有多个全球专利LNP配方。其应用于核心管线RG002的LNP配方较SM102和MC3在组织分布上具有高脾肝比,高免疫原性、低肝毒性的明显优势。拥有全球领先的mRNA序列设计开发平台,助力新抗原发现、序列设计、元件设计、靶头设计、酯质构效对应等。目前针对HPV导致宫颈癌前病变2&3期的首发治疗性疫苗管线RG002,临床前取得优异结果,可高效促进免疫浸润并抑制肿瘤生长,并可长效防治复发(小鼠中观察到4个月以上),并具有持久的T细胞免疫记忆。拥有国内最成熟的mRNA CMC团队及平台,包括先进制备与纯化工艺,质控及稳健性体系,放大控本技术能力。平台已成功开发多个mRNA注射剂品种,其中1个品种已获FDA临床试验许可,1个品种已通过中检院产品注册检验,多个品种正在启动中美IND。目前已成功生产和放行三个药品-疫苗管线的多个临床批次产品,包含复杂的多联多价制剂。产品工艺稳健,人员经验丰富。


项目名称:基于抗原结构的HPIV创新疫苗研发    
单位名称:广州国家实验室

项目简介:人类副流感病毒( HPIV )为副粘病毒科,有包膜单股负链RNA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其中3型副流感病毒(HPIV3)危害最为严重,全球全年均可出现;感染后主要引起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喉痛,细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免疫低下人群可能危及生命;目前没有上市可用的疫苗;市场前景:目标人群数量巨大,主要面向6-59个月的婴幼儿及18-59岁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且没有商品化或在临床研究中的竞品,为增量市场,拥有良好前景。本项目是基于结构的抗原设计进行HPIVs亚单位重组蛋白疫苗的开发。根据本项目拟定的研发技术路线,本团队在HPIV-3的野生型F蛋白高分辨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抗原的设计,通过增加二硫键、填充疏水空腔和静电突变三种策略进行单点突变,再根据单点突变结果进行多点突变组合得到候选开发抗原。我们的目标是获得1-3个优选抗原,满足在不影响F蛋白折叠成融合前构象的基础上保持三聚体且有较高的表达量,并且能够提高免疫原性,申请该抗原设计的发明专利。通过体外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力、三维结构标准、稳定性测试等选择最优的抗原进行疫苗的临床开发,再进行包括小鼠以及棉鼠在内的动物感染模型建立,测试抗原的攻毒保护能力,最终获得候选抗原突变体,进行疫苗的工艺开发,并递交IND申请。再有足够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开展临床实验。同时,优选得到的抗原突变体,可以与其他技术平台,如mRNA、环状RNA、腺病毒 载体等联合,开展其他技术路线的HPIVs疫苗。


项目名称:基于ARP的结核病快速诊断新技术与一类新药TB47    
单位名称:广东固麦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3年就已经宣布世界范围内结核病(Tuberculosis,TB)进入紧急状态,但经过全球各国26年的努力,TB形式依然严峻。从2016年开始,WHO认定TB已成为每年单一病原体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新冠除外)。我国是TB高负担国家,发病人数维持在第二、三位,为更好地完成终结结核病这一目标,亟需新抗结核药物及快速的检测手段,市场规模非常可观。核心技术:靶向电子传递的新药TB47可极大缩短多种分枝杆菌病疗程。抗结核新药TB47在前期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经动物模型验证:1)可将耐药结核病疗程从9-24个月缩短到 ≤ 2个月!2)布鲁里坏死病的疗程从 ≥ 2个月缩短到 ≤ 2周,或者每周给药2次,3周即可治愈。3)对麻风病可能有特效,最低抑菌浓度 = 0.1 ng/mL。含TB47+国产药物新疗法有望在2个月内治愈 Pan-TB。目前,抗结核新药TB47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完成Pre-IND咨询,将于2024年8月申报临床批件。ARP快速分枝杆菌诊断试剂盒可用于临床样本中分枝杆菌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与临床常用的BACTEC MGIT 960系统相当,但检测时间仅需1-2天,而BACTEC MGIT 960系统需5-45天。且价格便宜,不怕污染。ARP的结核杆菌药敏检测试剂盒可用于临床样本中临床分离株药敏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与临床常用的表型药敏方法(培养的药敏检测、BACTEC MGIT 960系统)相当,检测时间仅需1-2天,而BACTEC MGIT 960系统仍需9-12天。BACTEC MGIT 960系统一个样品管仅能检测一种药物的一个浓度。ARP方法检测药敏可检测一个药物的多种浓度,在一个96孔板可检测10-15种药物,价格更便宜。目前,两个ARP检测试剂盒均已完成前期研究,正在进行生产前验证,配套设备样机正在进行样机优化中。